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解析我國學生的電腦網路沈迷現象

文◎周倩(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


時間:半夜兩點
地點:某國立大學學生宿舍房間中
場景:四個室友分別安靜地面對著自己的電腦,雙手飛快的敲著鍵盤在網路上與人交談,他們交談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同一間寢室的室友…


網路會使人沈迷?

乍聽這個問題,許多人會覺得錯愕與不解。電腦網路這個二十世紀末的「顯學」,不是被政府及民間大力的推動嗎?我們唯恐大家不用不學,還怕有人用太多而沈迷於網路? 

的確,近幾年來電腦網路的熱潮在全球各地蔓延,電腦網路的普及度與個人使用網路的能力,似乎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及個人是否進入資訊時代的指標。當網際網路成為政府施政目標之一、社會大眾之追求項目之時,我們也發現,當網路逐漸地滲入人們生活的同時,它也逐漸地在形塑一個新的文化與生活型態。由於台灣的網路建設是從學術/校園網路開始,首先受惠於網路的是大專院校的師生們。然而,在網路風起雲湧的五、六年內,我們在大專校園內已漸漸發現一些不尋常的現象,例如上述的場景實在令人不解:四個人明明轉過頭就可以面對面的溝通,但是他們卻寧願使用網路進行無聲的線上交談。另外的例子是一些大學生整天-只要是清醒的時候-都「掛」在網路上,幾乎完全荒廢了學業,甚至因此遭到退學的處分,這樣的現象實在讓人憂心。

令人更憂心的是,現在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已漸漸在未成年的青少年身上出現,一些中學生背負著沈重課業、聯考的壓力時,仍然日以繼夜的上網路。他們到底在網路上做什麼?為什麼如此樂此不疲,讓他們的父母憂心焦慮地去看精神科醫師?是什麼東西如此吸引住他們,讓他們過度使用電腦網路,甚至產生類似「成癮」的依賴現象?身為教育的工作者,我們固然憂心,但也許不應先做任何價值判斷,而應該積極的去觀察、瞭解、詮釋,以便提出解決之道,而能從旁輔導。


誰是網路沈迷者?

要判定一個人是不是網路沈迷者,除了看他們是不是整天都掛在網路上,還有下列幾個指標(Brenner, 1997; Griffiths,1998):


1. 顯著性(Salience):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網路上,即使離線也心繫網路;網路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2. 耐受度(Tolerance):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意圖的還要長,而且覺得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先前的滿足感。例如,昨日上網三個小時就可以停了,今天要上三個半小時才會心滿意足。


3. 退癮症候(Withdrawal symptoms):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無所事事或是脾氣易躁。


4. 相關問題出現(related problems):因為上網,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例如上課上班約會遲到、錯過吃飯時間、睡眠不足、工作精神不濟,與身旁的人因網路而產生摩擦等。


5. 重複性(Relapse):曾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都沒有成功;而且停止-使用-停止-使用的循環一再發生。


國內的一些研究(如蕭銘鈞,1998;Chou & Hsiao, 2000)結果指出,根據這些指標,目前台灣的網路沈迷大學生以男生居多,主要是把網路作為社交用途(如利用BBS,email,chatroom等),其中許多是BBS的重度使用者,他們每週上網20小時以上,而網路沈迷程度與每週上網時數成正相關;如果他們認為網路很有趣,且能從上網得到滿足感,則沈迷的機率愈大。這些研究也推論出台灣網路沈迷者的比例約在全體大學使用者的百分之五至十之間,陳淑惠(1999)的研究也推論出可能的半年流行率約在百分之五到十之間。


在高中學生方面,因為網路還不是那麼普及,電腦網路仍然是一門所學科目,不如大學生是一項生活必備品,所以被稱的上是「網路沈迷者」的並不多見,只有一些零星的個案,例如林珊如、蔡今中(1999)的研究中即報告數個例子,如為付上網的電話費而打工賺錢的高中生;有一星期上網30小時、做網頁而有無限成就感的重度使用者等。


本研究者最近針對15位高中學生及一位國中生進行團體訪談發現,這些經過高中教師篩選出來的網路重度使用者,在功課上都受到使用網路的影響而退步,主要原因是唸書的時間不足,睡眠也不足;他們的的親子關係也會因為網路而改變,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說他們的媽媽會因此對他們「大吼大叫」,其中一位媽媽把電線剪斷,一位把滑鼠及鍵盤藏到保險箱裡,一位把電腦送到小舅家,更有一位媽媽把電腦主機踢倒在地上!



為什麼網路會使人沈迷?

許多研究媒體的人都聽說過,「電視沈迷」也曾是一個研究的題目(如Mcllwraith, 1998),然而網路不單是一個資訊傳播的媒體,也是一個促進人際互動的媒介。就網路本身而言,網路的互動性、易得性、提供資訊的廣度及容易使用的特性是網路重度使用者最稱許之處。互動性包含人機與人際互動兩層面,網路的易得性則讓使用者能以低成本接觸到廣泛的資訊與人群,網路容易使用的環境(如聊天室)則同時增進了人機互動及人際互動。


就網路使用者而言,許多人在網路中獲得歸屬感的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成就與支配感的需求,性及情色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與超越的需求。研究發現指出,上網時數愈多者,愈會運用網路尋求情感的支持,並透過例行、經常性地拜訪特定的BBS、聊天室來建立歸屬感。在人際關係上,網路為一些害羞者、孤獨者提供安全的虛擬社交情境,除了讓使用者有機會結交新朋友,更在老友間建立新的溝通管道。成就與支配感的需求也可以透過使用者操控指令的人機情境,與掌控溝通對象、時間、過程的人際情境中獲得滿足。網路的可得性、匿名性滿足了隱密的性心理需求。此外,對沈迷者來說,網路可逃避現實生活的責任與煩惱,並透過網路與他人溝通以獲得愉悅的經驗。這些需求原本都是人之為人的基本需要,問題是,一些使用者過度依賴網路情境,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責任、義務、親情、友誼,他們逐漸從現實生活中退縮,完全躲進網路的虛擬世界中。



如何幫助網路沈迷者?

本研究者自1997年從事此方面研究以來,陸續接到一些家長的電話,詢問如何幫助他們沈迷於網路的國高中子女,尤其家長最關心子女因上網而功課一落千丈或親子關係轉壞。本研究者預測,中學生的網路沈迷現象,會隨者網路的快速普及與學校大力推展網路的使用而增加。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應在社會的每一個層面推展網路的應用,而是在推展的過程中必須心存警覺,意識到網路對一些人-可能是少數的一些人-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中學生是其中值得更深究的對象,而他們四周的人,如父母、導師、輔導老師等,更應有正確的認識與有效的輔導之道。


在國外,許多學校輔導諮商人員、心理醫師已提出他們的治療計畫,也有一些沈迷者支持團體的出現。他們把網路沈迷視作一種「心理上的成癮症」,如同暴食症患者,治療目標不是從此不吃,而是「合理健康的吃」。網路成癮症患者的治療目標不是從此不碰網路,而是「合理的使用網路」,也就是在可控制的狀況下,把網路適度的融入日常生活,使用電腦網路作一些現實中productive的工作。國外提出的方法包括:隨身攜帶提醒卡(Reminder cards:列出該做之事與避免做之事)、擬定上網的新固定時段、設立階段性目標(例如每天減少1小時)、利用外在事物以停止上網(例如在上家教前一小時開機,一小時後就一定要關機)等(Young, 1999)。


反觀國內的環境,我們還處在開始意識「這可能是個問題」的階段,也就是才試著喚起大眾有關網路沈迷的可能性,我們也做了一些發展測量工具、篩檢、描述的工作(如周倩,2000),但是對於預防措施、治療方法與成效至今還付之闕如。我們需要瞭解到,網路正快速改變我們生活的範圍與內容,但不一定都是朝向更好的方向。對大部份的人來說,網路是有益的,但對一小部份的人而言,網路所帶來的害處可能大過了益處。本文以為,唯有對網路沈迷有更多的了解,我們才會懂得如何預防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更能彰顯什麼是網路的合理、有效使用。真正網路成癮的學生也許不多,但逐漸沈迷於網路的學生卻也不少,教育的功用是不放棄任何一個人,只要我們能教育、能增進一個人的生命福祉,一切都是值得的,網路沈迷的研究即是一例。



《數字會說話》

測知自己是否是網路沈迷者,請回答以下的是非題:


1. 我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

2. 我覺得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3. 我曾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
4. 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我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易躁;
5. 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意圖的還要長;
6. 我會為了上網而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危險;
7. 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程度;
8. 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著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如果你有五題或五題以上的答案為「是」,你大概就屬於網路沈迷的高危險群。


量表來源: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



參考文獻:
1.周倩 (2000)。台灣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回顧與未來。論文發表在2000年社會變遷與兒童青少年學術研討會。台北,6月23日。
2.林珊如、蔡今中(1999)。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國科會「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計畫成果,發表於1999年6月25日,台北師範大學。
3.施香如 (1999)。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國科會「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計畫成果,發表於1999年6月25日,台北師範大學。
4.陳淑惠(1999)。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國科會「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計畫成果,發表於1999年6月25日,台北師範大學。
5.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6.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 879-882.
7.Chou, C., & Hsiao, M. C. (2000).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s,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ers & Education, 35(1), 65-80.
8.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NY: Academic Press.
9.Mcllwraith, R. D. (1998). "I'm addicted to television": The personality, Imagination, and TV watching patterns of self-Identified TV addic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3), 371-386.
10.Young, K. S.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In L. VandeCreek & T. Jackson (Eds.).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vol. 17, pp. 19-31).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