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網路「部落格」(Blog)

文◎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Blog是什麼?

你聽過Blog嗎?如果你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你可能已經相當熟悉且已經開始使用它了。Blog是一個網路用語的新創字,它是由WebLog(網路日誌)而來,國內有人翻譯為「網誌」,也有人直接音譯稱它做「部落格」,而使用者則稱為Bloggers(網誌作者,或稱部落客及博客)。Blog從1997年發展至今,全球網路上已有好幾百萬個Blog。


Blog有點類似於國內網路上的個人新聞台,也有點像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佈告欄)中的個人板。在屬於個人的Blog中,板主可在網路上寫日記,與其他眾多的網友分享心情,或是寫下自己對於各種事件的評論,及對其專擅領域的分析等。此外,他們還可以在自己的網頁中加入任何他們有興趣的超連結,藉此連結到其他網站。板主的個人言論,也能透過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與世界各地的讀者相連。


Blog剛出現時,只是少數技術人員的產物,因為當時上網或是製作網頁都需要相當的技術與設備。然而隨著上網的門檻越來越低,網路上也出現了一些網站供人申請Blog頁面,Blog變的容易上手,因而也引領起一片風潮。

Blog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藉由網路管道抒發自己的意見,且由於網路媒體的即時性,網路上各類訊息的更新與交換速度也相當的快。這股風潮逐漸開始影響到新聞報導,並已在國外引起一陣新聞革命。



Blog對新聞報導的影響

新聞報導原需經過記者、編輯的層層把關,最後才能呈現於觀眾或讀者眼前,在此過程中,媒體組織為新聞的真實性加以背書,同時意圖運用其公信力來影響或吸引觀眾及讀者。Blog則把這種過去屬於傳播媒體的特有權利,下放到所有網誌作者(Bloggers)身上。


傳統媒體的記者可以離開商業機制,利用網路Blog來撰寫新聞報導,Blog的特性讓記者不需再遵循媒介組織中的規範來撰寫新聞,也不必扛著沉重的營利壓力,可以盡情的在Blog上撰寫自己有興趣的新聞主題。而這些公開的訊息,一樣能達到與傳統媒體類似的效果。


2002年12月,美國共和黨領袖羅特(Trent Lott)因發表種族主義言論引起公憤而辭職下台,而這個事件竟是由Blog所促成。羅特在某場生日宴會上發表了一段支持種族分離的言論,報紙雖然加以報導卻沒有評論。這個消息被田納西大學法學教授雷諾茲注意到,於是在他的Blog中大肆抨擊,在引起網路上的眾多迴響後,各大媒體競相報導此一事件,導致羅特辭職下台。英國的《衛報》為此事件下的標題為:「Blog注意到,華盛頓郵報漏掉」。


大型新聞機構因為Blog而栽跟頭的事件,還有發生在上個月的所謂「拉瑟門」(仿照水門事件)事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著名的權威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在今年九月引用一份秘密文件記錄,質疑布希在當兵時享有特權,未料此文件最後卻被網誌作者(Bloggers)中的文件鑑識專家發現是偽造文件,Blog上眾聲喧囂,終於迫使丹拉瑟向全國民眾道歉。這樣的事例警惕了大眾傳媒,Blog的力量已經開始集結,成為主流媒體的監督者。



Blog的爭議

從非主流媒體反攻主流媒體的案例讓Blog的力量大增,不少人開始肯定Blog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資深記者,同時也在《西雅圖時報》撰寫專欄的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ws),在2002年5月曾提出「新聞民治民享」的概念,也就是「全民記者」的想法,他認為幾個在網路上的網誌已略具新聞媒體規模,不過這種概念當然要建立在網誌作家本身對其所撰寫的主題有相當研究和專業素養,並且文筆流暢,才能佔有一席之地。當時他也提出如果網誌作者(Bloggers)能出現在白宮草坪的記者會上、或是參與阿富汗戰事的報導,網誌才算真正進入媒體之列。而這一天已經來臨,今年美國共和和民主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網誌作者(Bloggers)首次取得媒體採訪證。


不過有另外一派人士認為網誌仍不足以與傳統媒介抗衡,前美國南加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莫瑞‧弗若森認為Blog的核心資訊來源仍來自於傳統媒介,且只有大型的媒體機構,才有財力、物力、人力採訪及報導國際性事件。他也認為「全民記者」是無法達到的,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接受過新聞專業訓練,因而網誌新聞報導內容的品質仍然堪慮。


大型傳統媒體機構犯錯的前車之鑑繁多,而媒介組織通常也有其所欲維護的政治或經濟利益,當大型媒體不一定能呈現公正的報導和評論時,Blog上不需為五斗米折腰的網誌作者或許能給予我們超脫一般主流媒體觀點的言論及報導。尤其當網誌作者本身擁有豐富學識及人脈時,如能藉己身之所見所聞提供不同於主流媒體的獨特觀點,亦可補大型媒體機構之不足。然而網誌作者要建立起個人招牌,除了依賴網誌作者的出身背景之外,更需做出比一般傳統媒體更為突出的成績,才能開拓出一片天空。



多樣貌的Blog

Blog除了作為個人的網路日記和成為新興媒體之外,現在也變成老師的教學工具之一。美國的小學教師讓Blog成為學生們抒發意見的論壇,他們在Blog上寫日記和個人感想,也互相交流討論。經營Blog比網站簡單,故可減輕老師的負擔,Blog的高互動性更可以幫助老師們快速回應學生。


Blog的出現讓電腦中介傳播(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研究領域多了一項新的研究主題,例如有人以Blog為例來研究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或是研究Blog將如何影響新聞媒體生態、企業要如何利用Blog競爭、大型媒體進入Blog場域的影響,甚至是Blog提供個人網路發言權且彼此串聯,能否透過網路創造更進步的公共領域並擴展言論自由空間等。在Blog風潮之下,做為一個旁觀者或許能置身事外的觀察Blog現象,然而若能親身加入網誌作者的行列,相信更能體會它吸引人之處。你,準備好「Blog」了嗎?



參考資料
周易正(2003年10月26日)。讀物文化-個人日誌,全球發聲。中國時報,開卷書店B3版。
劉一賜(2004年8月5日)。《縱橫網路》網誌威力不容小覷。工商時報,經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