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e世代教師應備的媒體教學素養

文◎陳慶斌


教育界常流傳著:「要教給孩子的是釣魚技巧,而不是魚;要傳授給他們的是點石成金技術,而不是金塊成品。」在傳授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曾思考過傳授方法是否真適合孩子們?是否有達成教育目的?

資訊科技的進步,社會形成全球化、遠距化、網路化與數位化等趨勢,網際網路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教育面對環境如此重大的衝擊也必須轉型因應,以免與生活脫節。新的教育思潮,希望學生能主動且積極的學習,學習科技因而備受重視,除左右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深深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師面對教學媒體大都並不害怕,也泰半會操作使用甚至還能自製,在使用與製作的同時,由於教師本身的媒體製作專業素養強、弱不同,因而未見人人都會對所使用之教學媒體進行適用學生與達成教育目的與否的反饋思考。


專家與學生對教學的看法

林清山(1997)表示,由近年來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趨向可知,關於教學方面有幾點值得教師們加以注意:


一、教師不再一成不變地依照教師手冊上的教學內容或順序來進行教學,因為手冊的內容只供教師參考用。


二、教師不再只用一種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之一,師生間也因教學方法的多樣而使互動更加頻繁。


三、教師要透過測驗或考卷得分以外的觀察,來瞭解學生近側發展區的情形及學習的進展情形。


四、教學內容要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使學、用一致,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持續努力的學習動機。


五、最近的教學強調在特定領域中運用適當的方法與策略來幫助學習。例如像多元智能教學、合作學習等方法等。


六、教師可以瞭解對於初學者應如何引導,才能使他們迅速地建構正確概念。


七、幫助學生如何發現問題,並願意主動重新建構新概念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吳和堂(2003),在「我最喜歡的教師」之行為分析中亦指出,學生心目中「我最喜歡的教師」之行為,在教學方面包括有教學生活化、教學方式活潑、教學e化、注重過程評量等十三項。


可見,不論專家或學生,都已注意到教師教學應該要內容符合生活化、策略多樣化、方式活潑化與e化,這些都是身為現代教育工作者所應具備的,所以如何培養與提升教師媒體製作專業素養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



製作媒體的專業特質

一、以使用者為本位:媒體製妥後,是要讓使用者能方便操作使用,因此,需以使用者為本位,讓使用者不致因操作困難而放棄使用。


二、以學習者為中心:媒體製作內容要符合學習者先備知識與能力,才能引發學習者學習興趣與動機,對身心障礙學生尤然。


三、要達成教學目的:再好的教學科技媒體畢竟只是工具,達成既定教學目標才是教學真正目的,勿使教學媒體流為學生的另一種電動玩具。


四、能科技整合運用:每位學生皆擁有各自不同的多元智能,一個好的教學科技媒體,應結合動畫、語音與聲光效果等科技,並能即時聯結網路資源,以激發學生強項智能,發揮潛能進行學習。



現代教師的製作媒體素養

一位e世代教師,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項最基本的媒體製作專業素養:


一、網路資源的搜尋:網路科技造成知識的爆增,在浩瀚的網路世界中,不怕沒資訊,只怕找不到合適的資訊,因此,網路搜尋能力的培養與關鍵字(keyword)的使用訓練成為首要必備條件。


二、電子郵件(E-MAIL)的使用:科技掌控時間,創造快速。透過電子化與數位化,訊息可即時的傳達至世界各角落,極地也不例外,這絕非以前任何快速航空郵件或現代的快遞所能想像與比擬的,且能即時獲得回覆,能在最短時間掌握最新的訊息,更重要的是成本非常的低,任何人皆負擔得起。


三、簡報系統(例Power Point)的製作與使用:透過簡報系統進行教學,可融入多種科技與教學內容,且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與興趣,但製作時不宜選用太細字體(如細明體等),字號不可太小(例小於32號),背景不使用太傷眼力的紅色系列。而應多用有護眼功能的綠色系列,勿為使整張表格內容的完全放入,而使得篇幅內容變得繁雜與細小,應摘取重點部份製作即可。


四、文書編輯(例word、WordPad)、速算表(例Excel)等常用套裝軟體的操作:基本的文書操作可減少手寫抄謄的辛勞與時間浪費,速算表的使用更可節省大部份計算時間,讓教學者有機會進行其他教學準備工作。


五、攝影、錄影的基本操作能力:數位照相機與數位攝錄影機的研發,使影像、聲音與動作得以迅速轉換成為電腦可操控的電子檔案,因此,為配合教學活動的進行,學校活動的辦理,教師應學會基本操作能力,以利隨時進行教學反饋。


六、手提電腦、單槍投影機等週邊設備的基本操作能力:教學者獨立完成各項教學準備工作是個必然的趨勢,且所有教育工作者皆然,就是大學教授也不能例外。


七、影像軟體(例Photo Impact)、簡單繪圖軟體(例小畫家)等套裝軟體的操作:生活化、活潑化與趣味化常建立在色彩與影像上,基本的操作讓教學者得以將學生的作品、照片、生活片段得以即時透過影像與圖畫展現,這將成為學生的最愛,因為與他的距離最近。


八、檔案總管的操作:使用電腦者,勢必會面臨檔案的移轉與儲存問題,如何全面複製、更改檔名等技巧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需學習的。


九、防毒軟體的使用:任誰的電腦都不願意被感染病毒,但若因自己的無知與無心而將病毒傳染給同事、好友或師長造成對方嚴重損失,這絕非大家所樂見,因此,為顧彼與顧己,務必學會安裝與使用防毒軟體,以維護整個教學環境的安全。


十、網路道德的培養:人們一旦進入網際網路,宛如進入另一世界,從前書上習得的倫理與道德,早被拋到九霄雲外,就是為人師者也會犯此錯誤。網路世界中盜版、私自引用文章內容或圖片等違法問題叢生,甚有觸犯法律者。因此,如何在教導學生享用網路資源的同時,也教導學生習得網路道德,如此,才是全人教育之所需。



透過教學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培養學生愛護公物正確觀念:機會教育與副學習都是在教育過程中所同時強調的,透過器物的借用、操作與歸還,同時教導學生如何省電、應該等機器散熱妥當再收拾、電線整齊收拾、與物歸原位等愛護公物正確觀念的學習。


二、讓學生有操作學習的機會:從做中學,是學生最理想的學習方式之一,學成者還可成為小老師協助教學,因此,勿讓學生有機會因無知與不會而損壞教學器材,而應讓每學生皆有習得正確操作方式的機會。


三、教師應隨時進修吸收新知:學海無涯,不進則退,資訊化的社會最大特色就是不斷在改變,前一秒是資源,下一秒可能已成垃圾,教師應該要有終身學習的認知,透過進修與向學有專精者隨時請益,以獲取新知。以往「把以前所學,教給現代的學生,去面對將來的社會」的諷刺性笑話將不復見。



結語

身處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教學媒體製作是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專業素養之一,其學習目的不外透過多樣化、活潑化、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教學科技媒體,引發學生的舊學習經驗與多元智能,讓學生得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得學習效果,因此,每位教育工作者皆應具備,且應隨時反饋思考是否適合學生?是否達教育目的,如此方能使教師的媒體素養教育往下紮根,也才有機會達成教好每位學生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吳和堂(2003)。我最喜歡的教師之行為分析。師友月刊,434,4 -5。
林清山(1997)。教學心理學的新趨向。載於林清山(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頁11-12)。台北: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