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網路時代下的閱聽人

文◎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在二十一世紀後四分之一期間,一場以資訊為中心的技術革命,改變了我們的思考、生產、消費、溝通、生活等。……空間與時間,作為人類經驗的物質基礎,已經被轉化了。流動空間支配了地方空間,無時間的時間廢除了工業年代的時鐘時間。」Manuel Castells(石計生譯,2001年11月)


「網路」這個名詞的出現,似乎如同於蒸汽機的發明,帶來新的社會型態。從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於當下的閱聽人,正處於變革的年代。根據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cLuhan, M)於1964年所提出的觀點,他認為「媒體的進步﹐影響並轉變了整個社會」,更進一步提出「媒介就是訊息」的說法。時至今日,這樣的概念延伸至「後現代」、「數位時代」,依然有其影響力。

隨著以文字傳播的直線思考、視覺傳播的多感官刺激,到數位時代標榜「0」與「1」的虛擬空間概念,人類的思考模式也隨之產生變化。麥克魯漢(1964)認為媒體是人類感官的延伸- 透過網際網路的空間,閱聽人藉由滑鼠悠遊世界各地,可以在短短數秒間,徜徉於巴黎鐵塔、閱讀拉丁文聖經、購買義大利時裝,甚至與各式各樣的社群聊天談心。相較於帶來五感刺激「熱媒介」 ,網路更多了主動 的特性,這種以個人自我需求來建築的網路系統,使得閱聽人研究的核心也隨之轉移。

早期的閱聽人研究將媒介等同於刺激,只要接收到媒介訊息的人,均會受其影響,是被動的,只能單方面的接受媒介所傳遞的價值觀與事實,因而強調如何才能達到傳播效果的功能論。此一研究典範,於1970年代「使用與滿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理論的提出,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根據此一學說的觀點,閱聽人會依照自身社會或心理的需求,主動找尋適合的媒介管道,進而獲得滿足。這種以個人為中心來思考的理論,相當符合網路閱聽人的概念。整體而言,網路媒體的確擴大了閱聽人的權力,包括搜尋、回饋、詮釋、製碼等。


網路提供各種五花八門的資料庫搜尋、突破地理疆界的談論空間、立即的回復與互動、超文本連結、多重身分與隱蔽性,以及專為自身所提供的服務,諸多功能都顯示網路增加了閱聽人的主動性,為其開啟一扇快速通往夢想與需求之窗(張玉佩,2000年11月),甚至達到如哈伯瑪斯(Habermas, J.)所提出的公共領域理想境界,在全新的媒體空間中,創造自由民主的議事論壇。



◎主動=權力?

網路看似建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但它同樣隱藏著許多複雜的問題與思考議題。其中最直接的莫過於網路所賦予閱聽人的主動性,是否就象徵了「被動閱聽人」從此戰勝媒介霸權,擁有自主權,能夠恣意在網路空間展現媒體公民的權利?


所謂有權力的閱聽人,應是指有能力思考媒介給予的內容,瞭解媒介內容所隱含的框架、意識型態,並進一步考量可否接受或拒絕。因此,主動權並不足以代表閱聽人權力的全部,若僅以此點來判斷會有相當的問題。比方說孩子們因為「好奇心」而「主動」透過網路尋找色情網站來滿足這個需求,儘管可以獲得他平常所不能接觸的訊息,享受「自由」的快感,但是卻引發因心智發展未臻成熟而造成不良的後遺症,這樣的行為並不能稱之為權力,因為孩子們並沒有判斷的能力與素養(張玉佩,2000年11月)。



◎超文本的思考模式

使用網路過的人都知道,當你在首頁點選某一新聞標題時,畫面會跳到另一個新的頁面,或是呈現即時的影音播放,這種將橫跨不同類型的文本相互連結的系統,可稱之為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本打破傳統文本呈現的關係與結構,不再是以線性的方式呈現資訊,閱聽人不是被迫接受作者所預定的閱讀路徑來解讀文本,可以多方獲取不同來源的相關主題內容,進而管理、編排,甚至創造新的文本,使得讀者與作者的界限逐漸模糊(陳思齊,2000年)。


超文本的閱讀模式所帶來的變革是什麼?尤其對我們的下一代而言,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個問題在諸多的網路現象當中,算是較少著墨的部分,或是新世紀的媒體識讀教育,可以就這個部分進行探討,因為從網路上不斷出現新的名詞與獨特用語,顯示出e世代的青少年所碰觸的文字與知識,已與過往有很大的差異。



◎虛擬社群/公共領域

網際網路另一個特色在於許多社群的建立,它能將分散在各地但擁有相同生活風格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族群,在長期的交流之下,甚至成為只有社群成員才知道的「秘密基地」,外人難以界入其中。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在大大小小的BBS站上,有專門討論村上春樹版、V6追星版、政治版、電視版等。由於網路的隱密性,使得網友可以隨意變換自己的身分、個性、年齡,盡情發表各種言論。許多網友也架設網站,在裡面提供自己喜歡或感興趣東西,讓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


由於虛擬社群這個特色,對於哈伯瑪斯提倡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概念,或有實踐的可能性。因為任何人都有發表言論的時間與空間,從而進行討論,沒有外在形式的法律條文,不論身分高低,都能暢所欲言。然根據研究指出,在BBS論壇當中,討論的文章篇幅不長、討論層次不夠深入、且多批評、少讚揚,網路素養不足,討論品質低落(黃學碩,民86)。另一方面,使用BBS的前提必須會操作電腦、熟悉網路用語符號(如打B、掛在網上),加上有的版是隱藏版(如果不知道密碼無法看到版名),顯示出網路媒體在公共領域的實踐上,還有待觀察。


值得關注的是「網路素養」這個概念的發展。由於網路為一新興媒體,許多法律規範不見得適用其上。網路經常出現謠言八卦、漫罵攻訐的情形,原因多半歸於網友的媒體素養不足,無法自我規範,遵守應有的禮節。未來媒體識讀教育可加強此一部分,培養新世代青少年成為全方位的媒體公民。



◎資訊爆炸?資訊差距?

在網路上,只要在網頁的關鍵字欄打上「媒體」二字,通常會跑出一大串相關的資料;收電子郵件時,總是一大堆五花八門的內容,在這個世界裡,所謂的「資訊」似乎隨手可得,取之不竭。學者像是波拉特(Porat, M.)、增田米二、作家奈思比(John Naisbitt)等,均認為在資訊社會裡,藉由資訊科技的發達,將可提供充足的資訊與充分的互動,參與式民主與完全開放市場得以實踐,階級不平等與國際間貧富國家的差距也可以打破(劉昌德,2000年)。


上述的說法主要是根據科技會帶來社會進步的前題。實際上,這或許只是一種理想、一種可能,畢竟當科技落實於充滿複雜變數的社會環境當中,尚須考量眾多因素。由於傳播科技本身不能自主,落實於社會制度時,常須靠財團或政府的雄厚資本才能發展,政府通常有專門機構管理傳播科技的運用,很難展現資訊平均分配的理想。另一方面,就個體而言,原本社經地位、資訊程度高的個人或團體,因有足夠的資源、動機、能力,把新傳播科技轉化為一種新的資源,進而拉大了資訊鴻溝(李金銓,民85)。


對於從事媒體識讀教育者來說,不論是網路帶來的是資訊爆炸或是資訊差距,都是必須關注的部分。資訊量多不代表質佳,如何在眾多的資訊中,告訴孩童選擇適宜的內容,不為資訊洪流所淹沒,是相當重要的教育課題。在資訊差距方面,就有學校發生以電腦出作業,學生因家中沒電腦無法完成老師交付的功課而成績不佳,憤而罷課抗議的事件。或是這只是一樁平常的老師與學生衝突,但從中卻可發現新的資源並未完整分配,如何讓資訊科技讓每個學生受益,而不是造成負擔,是值得深思熟慮的。


誠如卡斯提爾所言:說資訊供應過度簡直是知識分子的恥辱。最重要的課題是資訊對我們每一個人的關聯性,要如何發現、如何實現,以及如何理解(黃慧琦譯,2001年)。


網路媒體沒有好與壞的區別,重點在於身處於這個資訊時代的閱聽人是如何因應新的改變、新的衝擊。上述的觀點僅能提供你一些思考的面向,而非驗證的結果。



參考書目
石計生(2001)。「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 一個馬克思主義論述傳統與批判」,當代,第171期。
李金銓(民85)。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黃慧琦譯(2001)。「網際空間的另一面 卡斯提爾訪談錄」,當代,第171期。
黃學碩(民86)。「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 以交大BBS站為例」,交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思齊(2000)。「超文本環境下敘事文本類型與超文本結構對閱讀之影響」,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陳豐偉。「Hypertext、Http協定與WWW」,2000。
http://www.eroach.net/revolution/6.htm
張玉佩(2000)。「網路閱聽人 主動/批判/自我展示」,當代,第159期。
劉昌德(2000)。「資訊革命- 是誰搞的鬼? 許勒的資訊社會觀點」,當代,第153期。